我国春茶产量减少交易价格上涨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我国春茶产量减少交易价格上涨

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日前发布的《2023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依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,通过放缓增速、微调结构、减少进口,2022年,我国茶产业完成了茶类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;受天气影响,预计2023年春茶总产量较上年减少15%左右,此外,全国春茶交易价格普遍上涨,且高价区价格维持时间长,平均增幅在5%—15%。

《报告》指出,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仍然是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类;与此同时,白茶仍保持着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,内销量与内销额增长均超过15%。从消费渠道看,连锁专卖店、专业交易市场、茶馆、商超仍是原叶茶的传统消费通路,但线上交易已经成为强有力的补充。从消费人群看,年轻消费群体已逐渐成为市场主力,80、90甚至00后对茶的接受度持续走高。

绿色生态技术推广有效稳定春茶品质

《报告》显示,今年春节过后,早春茶产区陆续开采,广西、贵州、浙江、四川、重庆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等主要茶区先后进入集中开采期;进入3月,广东、福建、陕西、云南、甘肃、河南等省份陆续集中开采;山东茶区4月中旬开始采摘。总体来看,全国春茶的开采时间基本与往年持平,部分茶类略有提前。

受2022年夏秋季高温干旱天气及2023年春季干旱气候的叠加影响,各地早春茶树生长和萌发缓慢,枯叶现象频发。尽管各产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,最大程度减少茶叶损失,但多地早春茶仍大幅减产20%以上。进入4月,多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,茶叶生产整体得到有效恢复。截至目前,预计2023年中国春茶总产量较上年减少15%左右。大部分省区的春茶均有不同幅度减产,只有陕西、甘肃等少数茶区产量保持平稳或略有增长。

此外,春茶等名优茶采摘仍主要依靠人工,由于茶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,外地调配人工导致成本持续攀升。同时,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,农资成本同比增长10%左右,随着中国茶叶加工规模化、标准化进程,老旧茶园改造、设备更新换代以及管理成本的提升,增加了多数大型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。

与此同时,全国范围内茶园绿色生态防护技术的推广、茶园基础管理技术的实施、生产加工环节的技术提升、产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,使各地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,有效稳定了2023年春茶品质。受产量与质量的综合影响,全国春茶交易价格普遍上涨,且高价区价格维持时间长,平均增幅在5%—15%。

品类丰富度提升市场需求逐步回升

《报告》预计,2023年中国春茶总产量在140万—150万吨;由于名优茶受到较大影响,因此农业产值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减。在内销市场,各品类春茶的销售形势明显好于去年,表现为价格适中、销售顺畅、库存压力较小。同时,由于2023年的农历端午时令较晚,因此今年全国春茶销售季延续至6月中下旬,预计总销售额与去年持平或略增。

2023年春季是疫情结束后的首个春茶季。总体来看,销区市场上,客流量有所增加,市场需求逐步回升,名优春茶销量相较于2021年均有所提升,但在不同区域、不同销售通路的差异较为明显,并呈现三个特点。

一是茶叶品类丰富度提升。在消费市场中,除西湖龙井、竹叶青、碧螺春、黄山毛峰、信阳毛尖、安吉白茶等传统名优茶外,黄金芽等新崛起品类在消费市场逐步得到认可。绿茶仍是春茶销售的绝对主力,占到春茶市场80%以上。

二是中档茶成为市场主力。消费者对春茶消费趋于理性,亲民化、高性价比春茶更受消费者青睐,据统计,中低档价格区间(150—600元/斤)春茶成为市场销售的绝对主力。传统包装、简化包装、绿色包装也成为主流趋势,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茶叶的品质。

三是品质和品牌更受关注。消费者不仅在消费习惯上发生了改变,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。由于更加重视健康,因此对茶叶的健康价值和功效更加关注。一些具有品质保证的品牌企业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。

加大新品研发力度挖掘年轻消费群体

《报告》同时指出,在中国茶产业持续向好的同时,困扰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仍亟待解决: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,产能过剩的风险日益加剧;二是在茶类结构调整过程中,一些地方存在着盲目跟风现象,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,且过分关注名优茶,忽视了大众消费需求,限制了茶产业的良性发展;三是经济效益远未达到预期——在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的同时,产品的销售价格增长乏力,导致利润空间压缩;四是中国茶产业的生产基础总体较薄弱,与推进茶业现代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;五是在流通消费领域内,缺乏科学、理性引导,消费者、生产者、科技工作者、文化研究者之间严重缺乏互动,茶叶知识的普及、消费观念的改变都停滞不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2022年夏秋季的极端高温以及之后延续至2023年的旱情,对2023年度全国茶叶总产量和农业产值的影响显而易见。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2023年全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。其中,我国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;秋冬季可能会受到厄尔尼诺气候影响,东部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,即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少,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。

为应对上述因素带来的影响,《报告》建议各地区、各企业高度关注气象变化,根据自身实际做出产业研判与规划,做好2023年后续生产。各产区在农业端应继续控制茶园面积的规模性扩张,推进茶叶生态低碳标准化生产模式,在做好夏秋茶季生产、提升全年茶叶产值的同时,应注意提早停采、适当留养,以利下一年春茶产量和品质。在加工端,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,倡导绿色消费,抵制过度包装;应进一步丰富优质商品的市场供给,关注花果茶、茶饮料等新品类的研发力度,不断推陈出新。在消费端,应创新营销手段,推广绿色品质消费,大力促进茶叶消费提质增量。

《报告》同时建议着力做好消费推广活动,提振全民消费信心,加大推进消费提档升级,关注“传统茶文化”与“消费新需求”的融合发展,挖掘并释放年轻消费群体的内需潜力,以促进传统消费焕发新的活力。要把握好传统与创新、品饮与健康、标准化与个性化、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,以科技做支撑,加大健康功效的宣传力度,普及可持续、理性的消费观念,拓展茶叶营销渠道。

详见《中国食品报》(2023年07月20日07版) 

杨晓晶

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